路径依赖
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,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,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,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。
可怕的沉没成本
[美]彼得等
当一项已经发生的投入,无论如何也无法收回时,这种投入就变成了"沉没成 本"。
举个例子来说,你花了10块钱买了一张今晚的电影票,准备晚上去电影院看电影,不想临出门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。
这时你该怎么办?
如果你执意要去看这场电影,你不仅要来回打车,增加额外的支出,而且还可能面临着被大雨淋透、发烧感冒的风险。
还有一个更为经典的例子。
有一个老人特别喜欢收集各种古董,一旦碰到心爱的古董,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想方设法地买下来。
有一天,他在古董市场上发现了一件向往已久的古代瓷瓶,花了很高的价钱把它买了下来。
他把这个宝贝绑在自行车后座上,兴高采烈地骑车回家。谁知由于瓷瓶绑得不牢靠,在途中"咣当"一声从自行车后座上滑落下来,摔得粉碎。
大家猜猜,这位老人是什么反应?
这位老人听到清脆的响声后居然连头也没回。这时,路边有位热心人对他大声喊道:"老人家,你的瓷瓶摔碎了!"老人仍然是头也没回地说:"摔碎了吗?听声音一定是摔得粉碎,无可挽回了!"不一会儿,老人家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。
如果换成一般人肯定会从自行车上跳下来,对着已经化为碎片的古董捶胸顿足、扼腕痛惜,有的可能会经过好长时间才得以恢复精神。
每一次选择之后,我们总是要付出行动,而每一次行动我们总是要投入,不管投入的是人力、物力、财力还是时间。在做出下一个选择时,我们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这些前期的投入,不管它还能不能收回,是否真的还有价值。
最终,前期的投入就像万能胶一样,把我们粘在原来的道路上,无法做出新的选择,而且投入越大,把我们粘得越紧。因此,可以肯定地说,"沉没成本"是路径依赖现象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!
2008年10月23日星期四
路径依赖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